《父亲的病》中作者是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

《父亲的病》对西医是提倡的,这也是鲁迅先生后来去日本学医以后的想法。对中医是批判的,主要是从他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认为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其实最后作者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只是救外,而不能救国。
应该主要是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

《父亲的病》一文收录于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中后期的作品,其对于中医和西医的态度和观点,已经定型。

鲁迅对于中医一向是抱着不满的态度,至少是不支持,对于西医,确实非常的赞赏。这也成了方舟子直流反对中医的直接论据!文坛巨匠的结论自然是公理,公理是不需要论证的。

鲁迅在《父亲的病》一文的开始,对中医有这么一段描述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这一段是说,这个名医出了给人医病,医出了问题,开始赔鹰洋一百,主人不允,赔偿鹰洋二百,了结此事。事情本来正常,但是问题的原因确实由于这个名医的态度有问题,这就有问题了!

在以下一段,鲁迅直接点明了对中医和西医的看法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这一段说明中医对待病人的态度,要明知不可而为之,尽人事知天命;而西医的态度,却是可以医治康复的,给予医治,对于不能医治的,就让其体面的死去。其实我们知道,这种情形的决定,不在于医生,而在于家人。

即使现在西医远胜中医的今天,对于看病,许多人也是即使明知没有希望,也会倾尽人力物力,遍寻名医,祈求万一的机会。这个锅,甩到中医身上,中医确实有点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