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导读:俗语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古人的忠告,父母应该看看

小编的哥哥给小编打电话,问小编:“你觉得爸爸对你好,还是对我好。”小编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回复了一句“哥,你想多了,爸爸对孙子好。”本来就是一句玩笑话,却引起了我哥哥的重视。有个词叫”隔辈亲“,这是世上哪个爷爷奶奶对孙子辈不好的,我爸也是这样。对于我侄子是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侄子只要一哭就解决了所有事情。由于哥哥不和爸爸住在一起,所以对于爷爷对孙子的宠溺也无从知道。所以通过我的一句话,哥哥开始重视孩子的这方面家庭教育了。现在我侄子去了爷爷家也不随便乱翻东西了,爷爷给钱也不要了,还主动帮爷爷干活,一看就像个大孩子样子了,想来我哥哥也是好好在家里教育了一番的。

其实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其实很常见,家里的长辈都会溺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溺爱其实不是好事情,相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家里的长辈如果对某一个孩子太过于偏心的话,那么这个还在长大以后就很难有出息。这是民间的说法,也流传很广,总结了古人的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智慧,确实是有一定现实借鉴意义的。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的古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触龙说赵太后》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它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孝成王即位后,因为他年纪还小,国事都是赵太后做主。秦国趁着赵国不稳定,发兵进攻赵国,一连打下了三座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给出的条件时,要把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来当人质。

赵太后最宠爱自己这个小儿子,说什么也不同意送儿子去齐国。在百般僵持之下,赵国大臣触龙就面见太后,先是说了自己对儿子的宠爱,又分析利弊,说赵太后对小儿子太好了,给他金银珠宝和土地,将长安君的地位提的那么高,可是长安君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这样将来等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却没有功绩,这样怎么还能够在赵国立足呢?一番话让赵太后醍醐灌顶,立马让触龙送长安君去了齐国,赵国获救。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话里,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很多父母都会说,但是很多父母却没能做到,他们以为只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就是为孩子打算,其实这些只是眼前功夫。父母如果真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该为他做长远的打算。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坎坷和挫折才是生活的常态。当孩子遇到了这些的时候,父母都帮他们遮挡了孩子或许一时会很轻松。但是父母不可能陪自己的孩子一辈子,等到父母离开了,没有人再给这些孩子依靠,而他们却没有立于世的资本,将来的生活要怎么办?

相反那些没有受到过多庇护的孩子,在一次一次被暴风雨侵袭的过程中,已经在无形中已经练就了一副生存的翅膀,就算是遇到艰难险阻的困境,也能够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还有就是之前学习到的经验和本领也会帮助他们很快的决绝难题。

小编有话说:小时候要是爸爸妈妈对哥哥好点了,我就会觉得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慢慢长大之后,才逐渐明白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在父母的恩赐和庇护下,受宠的孩子在当时的确是得到了比旁人多的优厚待遇。但若从长远剖析,他在得到的同时,失去的却也是更多。所以“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古老的俗语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在实实在在告戒我们,无限度的宠溺孩子,并非理智之举。让孩子们接受生活的历练,才是首要的。大家说是不是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