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各种昆虫沉睡了一冬天后惊蛰就像信号通知他们春天到了。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特点 习俗和饮食

惊蛰有什么特点呢?

一声春雷惊醒了小虫,冬眠的动物慢慢开始醒了,万物复苏,惊蛰是气温回升很快的一个节气,降雨也开始增多,昼夜温差起伏较大,逐渐到了春耕的时候了。

惊蛰有什么习俗呢?

有些地方有惊蛰熏艾草驱虫的习俗,惊蛰前提前买艾条、艾草,或秋天时采集艾草,编成辫子,经过一冬天的风干;到惊蛰这天,点燃艾条或者艾草,在房间里和四边熏一熏,意为驱赶虫和病毒。

还有的地方有祭白虎的习俗,绘制白虎,堵住嘴巴,有堵住口舌纷争之意。

惊蛰适合吃什么呢?

惊蛰可吃,解渴,还有止咳润肺功效,可以煮食冰糖梨,将梨削皮切小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水,煮开熬制半小时左右。

有的地方有炒豆子习俗,比如炒黄豆,也有驱虫之意。

也有的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意为圆满。

总之,初春时节,气温多变,建议健康饮食,以清淡为主。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

惊蛰时家家户户贴上了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

港澳地区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惊蛰还有吃梨、蒙鼓皮、祭白虎、吃烙饼的习俗。“白虎”在民间传说里不仅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民间的口舌是非。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和“离”是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是昆虫复苏的时候,吃了可以让虫害原理庄稼,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吃烙饼是山东的习俗,祈祷粮食的丰收。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祭雷神,蒙鼓皮。吃烙饼是山东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