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是什么朝代(北宋)

一千年前的朝代是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导读:中国一直重男轻女,为何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情况却完全相反呢?

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出现,甚至,就连中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

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中国古代,人们一定是重男轻女的。不过,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这个说法至少在宋朝是不成立的。

原因何在,且听我细说。

众所周知,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到了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思想还是依然存在。新闻就不时报道说:有的夫妇为了得到一个男孩子,不惜冒着超生交罚款的风险多生几个。

那么,为何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情况却完全相反呢?

那是因为:在宋朝,女性的就业机会比较大。众所周知,宋朝在军事上一直被周边的小国吊打,但是,经济却特别发达。经济发达了,文化自然也就跟着繁荣起来了,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人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自然就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

所以,宋朝这么多的达官贵人,他们整日里无所事事,就在家里养几个歌伎、舞伎,闲的时候听她们唱唱歌、跳跳舞,一天就很快消磨过去了。这样一来,重女轻男似乎就不难理解了。并且,对于富人来说,这些歌伎舞伎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歌伎舞伎不用多想,那肯定是女孩子,你总不能找几个男的来给你唱歌跳舞吧。而对于穷人来说,生下一个女孩,如果,好好培养,从小教她琴棋书画,苦练基本功,那么,这个女孩子长大后就很有可能被那些有钱人看中,买入宅中,这样一来,孩子就不愁挣不到钱了。

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在当时确实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也许,有人会说,你这都是个别现象,歌伎、舞伎的需求量哪有这么大,宋朝哪有这么多整天闲着没事,看别人唱歌跳舞的达官贵人啊?如果你这么想的,那么,我就只能说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我不妨给你们举几个例子,不找那些冷门的人物,就说大家都熟悉的苏东坡。

虽说,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他作为那个时代的士人,自然沾染了一些这样的的习气。从富裕程度上来讲,他自然是不比那些达官贵人的,但也不算很穷,请几个舞伎还是请得起的。他非常喜欢时不时的约着三五个好友,在酒桌上和那些歌伎舞伎吟诗作对、谈笑风生。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这种行为可能不太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但是,以当时的价值观来讲,这也是一种风雅之事。当时有个官二代叫陈季常,此人是苏东坡的好友,却比苏东坡有钱得多。晚年时,他在老家养了三十多个歌伎,没事就叫苏东坡这类文人朋友一起喝酒赏曲。

有意思的是,他老婆管他却管得特别严,非常讨厌他这种拈花惹草的行为。每当陈季常跟好友在自家房间里与歌伎玩乐取闹的时候,他的老婆就在隔壁拿根棍子敲墙以示警醒。这让他非常扫兴,但是,他又不敢多说什么,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对此,苏轼还专门写了首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以此来形容他怕老婆的事情,“河东狮吼”这一成语就是从这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抗元义士文天祥也有这样的雅好,史载其“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说的是他这个人性格特别豪放,对自己特别好,身旁常有声伎一类的美女作陪。当然,观看歌伎表演,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老板姓一样能享受得到。

当时,专门有一种名叫“瓦舍”的娱乐场所,就是专门供普通老板姓们看歌舞表演的,当然,这种地方不止有歌伎舞伎,还有说书人、耍杂技的,非常热闹。不过,达官贵人却很少来这样的地方,因为,他们认为此地“下流”,来了的话则有失身份。

讲到歌伎,可能大家会马上联想到色情行业,在这里我要与大家解释一下,那时候的歌伎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妓女,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时候的歌伎大多卖艺不卖身,并且,从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诗词曲赋什么的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文学素养非常之高。

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得了的。

北宋名伎李师师,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绝的奇女子,关于她的野史逸闻,在中国民间数不胜数,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宋朝,除了成为歌伎舞伎表演唱歌跳舞外,有的女子还能表演杂耍,《宣政杂录》中提到一个这样的女艺人,说她“以数丈长竿系椅于杪,伎者坐椅上”,意思就是:她能够在一个数仗之高的木杆上放一把椅子,然后,稳稳当当地坐在上面,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

这样一来,你说女子在宋朝“重”不“重”?

现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重男轻女的思想已逐渐退出了主流,但是,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思想,就急需改变人们的社会观念正确看待男女在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等。

参考资料:

【《宋史》、《大宋宣和遗事》、《暘谷漫录》、《宣政杂录》、《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