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扁鹊三兄弟谁的医术高)

扁鹊三兄弟分别叫:大哥叫飞氏,二哥叫中丘,老三是扁鹊。
据《鹖冠子·世贤》记载,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精通医术呢?
”扁鹊说:“大哥医术最精,二哥次之,我最差。”

神医无功,圣手无名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中医的“治未病”

神医扁鹊

扁鹊是不是高明的医生?是的。不仅“扁鹊”名贯古今,“扁鹊见蔡桓公(齐桓公)”的故事也是人尽皆知。《黄帝内经》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扁鹊望蔡桓公之色而知病,自然称得上是一代神医。

难道,还有比扁鹊还高明的医生?

1、扁鹊三兄弟——神医无功,圣手无名

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一个隐士,他隐居深山,喜欢用鹖羽做帽子,并以“鹖冠子”作为名号。他写了一本叫做《鹖冠子》的书,阐述道家的思想。其中有一篇记述了卓襄王与庞暖的对话,其中庞暖讲了魏文侯问扁鹊三兄弟医术的故事,很有深意。对话是这样的:

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精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医术最精,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又问:“为什么呢?(可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呢)?”

扁鹊解释说:“大哥于病视神,在疾病还未形成时就将其除掉了,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刚刚萌芽时就治愈它了,所以他的名声也不出于邻里之间;而我扁鹊是通过针刺血脉、投汤药、割皮解肌来治病,闻名于诸侯之间。”

魏文王叹道:“原来如此!”

可叹!上工“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而无人知。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治病于未形之前,防微杜渐的医者,而这样的医生其高明之处往往不为人所知,其声名往往不彰。

(魏文侯)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2、治病如救火——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扁鹊三兄弟的医名大小,并没有与医术高低对等。这种现象,也可以用《汉书•霍光传》里的一个“曲突徙薪”的典故来讲明白:

有一个来访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搬远些。不然的话,易生火患。主人默不作声(不以为然)。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而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家杀牛置办酒席,答谢帮忙救火的邻居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并没有邀请提出“曲突徙薪”防火患建议的人。于是,有人就对这家主人说了:“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感恩和酬谢,而被烧的焦头烂额的人却成为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了那位客人。

可见,焦头烂额救火的人,往往能居功受到感恩和酬谢;而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消祸于无形的人,常常被人所忽视。此即所谓“曲突徙薪亡(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治病如救火,道理是一样的。人们也是奉能治大病者为高明的医生,而治未病、防微杜渐治病于无形的医生往往无功、无名。

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3.中医的“治未病”

未病”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健康无病;二是指已病未发;三是病传未至。因此,“治未病”也就有了三种含义:

①指养生防病。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②除疾病于萌芽。

《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③先安未受邪之地。

《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④病愈后防复发。

就是所谓“瘥后防复”,为后来加入到“治未病”里的。

“治未病”现在也有点火,各大中医院也出现了不少“治未病门诊”,宣传上都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为核心。但实际上,来的大都是亚健康人群、各种慢性病的病人和寻求康复治疗的病人,而门诊提供的不外是体质辨识,膳食、运动等养生指导,以及推拿按摩、食疗、膏方、灸疗、中药敷贴、熏洗等手段和方法。这些,与古人所讲的治未病已经相去甚远了。

古代高明的医生是怎么发现“未病之病”的?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象”来判断。“象”:一是,外在可观察的,包括有形的“形象”以及无形的“气象”,如天象、气象(气候)、物象(物候)、病象(症候、舌象)等;二是,内在可感知的,如脉象。

一方面,察天地之气,观测天象、气象、物象,可以推测自然气化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参合四诊,分析人体病象、藏象、脉象来判断内在隐藏的病情。这些在《内经》中称为“外揣”。外揣,不是凭空想象的景象,是建立在一种通应关系上的——天人之间、人体内外之间。

“外揣”有三个层次,那就是“察时变”“预知微”“见微知著”的本领。“察时变”中医有五运六气之说,主要是基于五运、六气之间五行生克制化、亢害承制的关系。这个比较复杂,一个“运气七篇”就花费了硕士三年的时光。至今,也只是半懂而已,所以点到为止。“预知微”和“见微知著”就是单就人体而言了。怎么去知微、见微?人体表里(内外)的通应关系,如肝(爪、目)、心(面、舌)、脾(唇、口)、肺(皮毛、鼻)、肾(发、耳与二阴)其华、开窍的关系,五色见于面部等等。这个在技术层面,就看医生的望诊或脉诊的功力了。我辈现在只能望古人之项背了。

开始

结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