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栉龙生活在哪个时期(吃什么食物)

副栉龙 又名副龙栉(zhì)龙,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是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50万年到7,300万年前。
在方舟生存进化游戏中副栉龙作为草食恐龙,最爱吃植物,同时它还喜欢吃浆果,优先级为蓝色浆果、紫色浆果、其它浆果。

副栉龙 又名副龙栉(zhì)龙,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是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50万年到7,300万年前。

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

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

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属: 副栉龙属 Parasaurolophus

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

  • 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 P. walkeri
  • 小号手副栉龙 P. tubicen
  • 短冠副栉龙 P. cyrtocristatus

沃克氏副栉龙与人、狮、长颈鹿、非洲象的比例参考

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身长10-12米,头颅骨与冠饰长1.6米。

小号手副栉龙模式标本的头颅骨与冠饰超过2米,推断它们比沃克氏副栉龙体型更大。

从目前唯一发现的前肢显示,它们的前肢比其他鸭嘴龙科恐龙的前肢短,并拥有短而宽的肩胛骨。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股骨长达103厘米,而且股骨粗壮。

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模型

副栉龙是二足恐龙,但可以转换成四足行走。副栉龙可能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而在奔跑时采用二足方式。

一只正被蛇发女怪龙攻击的雌性副栉龙

副栉龙脊椎上的神经棘高大,这特征增加背部高度,超过臀部的高度。已发现沃克氏副栉龙的皮肤痕迹,显示皮肤上有瘤状鳞片。

副栉龙最著名的特征是头顶上的冠饰,由前上颌骨与鼻骨所构成,从头部后方延伸出去。

冠饰是中空的,内部有从鼻孔到冠饰尾端,再绕回头后方,直到头颅内部的管。沃克氏副栉龙的管最简单,而小号手副栉龙的管最复杂,有些管是不通的,而其他管是交叉、分开的。

沃克氏副栉龙、小号手副栉龙的冠饰较长、微弯,而短冠副栉龙的冠饰较短。

一般认为副栉龙的冠饰随者年龄而改变,并是成年个体的两性异形特征。

关于副栉龙冠饰的功能有许多假设,但许多是不足采信的。现在认为冠饰有数种功能:辨别物种与性别的视觉展示物、沟通用的扬声器、以及调节体温。目前不确定在冠饰与内部鼻管的演化过程中,哪种功能是最重要的。

社交功能:

社交与生理功能现在为最多人支持的理论,尤其是视觉辨认物与扬声沟通器。作为一个大型物体,副栉龙的冠饰可作为明确的视觉辨认物,与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做区隔。

巩膜环与大型眼眶,显示它们有精准的视力与日间习性,冠饰这种视觉辨认物对于这群动物将非常重要。如果副栉龙的冠饰到颈后有皮肤皱折,根据这个理论,这些皮肤皱折将是华丽、引人注目的。副栉龙头颅骨的形状与大小可用来辨认物种与性别间差异。

发声功能:

研究认为沃克氏副栉龙能够制造48到240赫兹的音频,而短冠副栉龙则可以制造75到375赫兹的音频。

电脑模拟显示小号手副栉龙的内部管道比沃克氏副栉龙的还复杂,可使电脑重建出冠饰所发出的可能声音。主要的管道可发出约30赫兹的音频,但复杂的鼻窦结构则可控制声音的高峰与低峰。

冷却功能:

冠饰的大型表面与血管显示它们具有体温调节功能。P.E. Wheeler在1978年首次提出这些冠饰是用来冷却脑部温度。

被否定的功能假设

早期认为副栉龙是依靠水而生的动物,这个普遍的想法持续到1960年代。

  • 因此阿尔弗雷德·罗默假设这些冠饰是当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 马丁·威尔法斯则这些管状冠饰是当作活动式的呼吸与食物收集器;
  • 查尔斯·斯腾伯格则认为它们可避免水进入肺中;
  • 内德·科尔伯特则认为它们被当作空气储藏室,可在水中待更多时间。

有的假设则较集中于生理方面。

  • 威廉·帕克斯认为冠饰与脊椎之间有韧带或肌肉附着,可协助支撑头部,以及协助头部动作;
  • Othenio Abel则假设这些冠饰是作为物种内打斗时的武器;
  • 安吉拉·米尔纳则认为它们是种叶状变流器,类似鹤鸵的头冠;
  • 约翰·奥斯特伦姆则认为冠饰内有嗅觉上皮的延伸区域,可协助它们的嗅觉,而不具有防御的功能;
  • 创造论学者杜安·吉什提出,认为这些冠饰储藏者化学腺体,当遇到敌人时,它们可喷出化学液体,类似今日的放屁甲虫;
  • 有的假设认为冠饰是种储藏器官,储藏盐腺。

以上假设大部分遭到否定,例如:

冠饰后端并没有洞口可供浮潜。没有长鼻的肌肉痕迹,而且副栉龙已经拥有喙状嘴,是否还需要长鼻?如果作为气锁,这些冠饰并不能防止水进入。如果冠饰作为空气储藏室,因为副栉龙的体型大,所提供的效率并不大。

研究显示嗅觉神经与感觉器官并不位于冠饰的鼻管部分,所以这些冠饰应不具有嗅觉功能。

我们其实也可以发挥想象力

任何可能都会有...

副栉龙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复杂的头颅骨容许类似咀嚼的磨碎运动。副栉龙的牙齿是不断地生长、取代,它们有数百颗牙齿,同一时间只会使用少部分牙齿。

副栉龙使用它的喙状嘴来切割植物,并送入嘴部两旁的颊部。它们的进食范围约为离地面4米以上的范围。

副栉龙的发现与命名

沃克氏副栉龙

P. walkeri

副栉龙的模式标本(编号ROM708)包含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缺少膝盖以下的后肢与大部分的尾巴。

该标本是在1920年,由一个多伦多大学的野外队伍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红鹿河畔的桑德河附近所发现。这个标本的发现地点目前为恐龙公园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坎潘阶。

而该化石被威廉·帕克斯命名为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以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董事会主席Byron Edmund Walker爵士为名。

小号手副栉龙

P. tubicen

在1921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在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县的基特兰德组发现了一个部分头颅骨,该地层较恐龙公园组年轻。

这个化石被送到瑞典乌普萨拉,卡尔·维曼(Carl Wiman)在1931年将它们叙述成第二个种,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种名tubicen衍化自拉丁语中的吹鼓手。

小号手副栉龙的第二个接近完整头颅骨(编号NMMNH P-25100)是在1995年于新墨西哥州发现。

短冠副栉龙

P. cyrtocristatus

这个标本包含一个部分头颅骨,上有圆、短冠饰,以及头颅后的大部分骨骸,除了足部、颈部、以及部分尾巴以外。该标本目前位于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短冠副栉龙的种名cyrtocristatus在拉丁语中意为“变短的冠饰”。

短冠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包含三个可能的标本。短冠副栉龙是最小的副栉龙,冠饰较短、较圆。

最近,汤玛斯·威廉森根据短冠副栉龙的体型小、冠饰形状,提出一个假设,认为它们是小号手副栉龙的幼年体或雌性个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