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房的讲究(什么叫口袋房风水)

第一种说法认为,口袋房是指房屋数量比较多,但是只有一个出口的房子,叫做口袋房。
第二种说法认为,口袋房是指整件院子里只有一个屋子,也没有其他的配房,不管是人,还是家里的物件,还是家里养的一些宠物全部都在一个院子里面活动,就像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了一个大口袋里,所以它被称为口袋房。

导读:俗语“家有口袋房,家财不聚,儿女难管”有什么道理吗?为什么?

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建筑由于地缘、地貌、民间习俗等的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在我国建筑的发展史上有一种建筑被称作“口袋房”也被叫做“斗室”主要盛行在东北关东地区,这种“口袋房”的建筑是满族人民的传统居室形式。有人说口袋房在宋朝和明朝初期的农村很盛行,但是没有找到明确的文献能证明,这里就不多叙说。那么“口袋房”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满族的民居形式与家宅文化多与汉族的相近,但又保持着一定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居特点,是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的合院式形制,而正房入口却偏置一侧不在轴线上,西侧次间开间宽度也大于东侧次间,这种建筑形式被形象地称为“口袋房”。比如三间房是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六排五间以及八排七间等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看起来形似口袋。还有我们熟知的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的北京紫禁城,城内建筑是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建造。但是,其中有座宫殿却是个特例,它就是坤宁宫,它在东侧次间开门,室内西侧四开间设南、北、西三面环炕,属于典型的“口袋房”建筑形式。

民间有俗语“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跟着发展,对房屋的的要求也跟着改变,不仅要求美观还要有实用价值,于是人们在条件的允许下会将其中一间厢房改成封闭式的房屋,主要用于储存粮食。那么为什么不多开一道门呢?民间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粮食对于人们来说是最主要的,有了粮食吃饱肚子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因此粮食的重压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和人们的命一样重要,这重要的东西自然要更好的保护起来,因此多开一个门就意味着多一份风险,所以干脆不开,直接和人居住在一起更加的安全。第二个原因,民间认为在装有重要的粮食仓库多开一个门隐喻着财富会流失,对家族的运势不利。因此不开。这是人们的心理作用,没有科学依据。

在古时候的南方有一种建筑和“口袋房”类似,南方人叫“燕子屋”不过已经不多见了。目前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大园古村,还保存着一栋比较完整的古代燕子屋。是一层平房,根据砖头上的铭文记载,建于元朝,距今八百多年的历史。

既然是古时候很有特点的建筑,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它的俗语比如“建房不建口袋房,财源进门无处藏”、“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家有口袋房,家财不聚,儿女难管”等,从俗语来看人们对于口袋房不是很喜欢。那么为什么会有不聚财,儿女难管的说法呢?

“家财不聚,儿女难管”,我们知道在过去民间的习俗房子都是以方正为主,人们很忌讳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房屋,这种“口袋房”就是属于一种不方正的房屋形式,按照方正的观念,门应该是开在中轴线上的,然而口袋房的门是开在靠东边的厢房上。过去民间认为大门是聚集财富的地方,只有符合规则了才能聚集更多的财富。因此像“口袋房”这种形式的大门是不能把财富聚集的,但是也不会漏财,家里生活也算安逸。但是房型偏离了礼教的规则,难免会被人背后说闲话,时间长了,也确实觉得自家居住的不方便,居住在房里的人心情就不好,加上儿女是年轻人脾气都比较大,会出现不家庭不和谐儿女难管的情况。当然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用“家财不聚,儿女难管”的夸张说法来衬托出对口袋房的不喜欢。很简单因为不符合当时建筑中讲得“方正”。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解读也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了,不喜欢“口袋房”的是这个说法,但是喜欢“口袋房”的又是另外一种说法,这部分人认为建房的时候必须要建成“口袋房”。如果没有口袋房就会出现家里粮食没地方储藏的情况,人们就会认为粮食是财富,财富都不找个地方存储起来是不是不打算过日子了,因此必须得建成口袋房的形式。在过去缺少吃穿的年代“守财”思想在古人心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此口袋房还有防止财富流出之意。当然这些都是人们对能有个美好生活的说法。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现在这样的建筑风格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如果有人在换房子都是现代化的房子了,哪怕是一些老旧的房子,在修补的过程中也是尽量往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靠拢。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改变,过去古老的建筑只能作为历史遗产被封存起来。你们觉得呢?有道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