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导读:历史巨人:释迦牟尼 (THE BUDDHA)

THE BUDDHA - 约公元前563-公元前483年

“你是神吗?” --“非也。”他应道。

“你是神的化身吗?” --“非也。”他应道。

“那你是巫师吗?” --“非也。

“那你是人吗?” --“非也。”

“你究竟为何物?”他们困惑不已。

“我顿悟了。"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证悟后在路上如是应答

佛祖教化人们要乐善好施、隐忍悲悯,他的教诲不仅受到他的信徒的尊崇,世人皆信奉此道。他寻求证悟,引发了一场运动。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意义堪比道德伦理的准则。它赋予信徒能力和希望——过上满意的生活且精神富足。

摩诃摩耶嫁给了释迦族国王、据传说,她在梦中梦到一头白象进入了她的子宫,而后便产下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一座大花园的深宫后院之中,身为王子的他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证悟之人”是后来人们对他的称谓)。 “悉达多”意为“达到目的的人”,包含着僧侣的暗示,意指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统治者或者一位宗教领袖。一些学者称,释迦牟尼实际的出生时间晚于现在公认的说法,约在公元前485年。

乔达摩出生七日后,母亲去世。乔达摩的父亲渴望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统治者,走世俗的道路、对乔达摩的教育“格外细致”,从不让他见到一丝人间苦难。乔达摩很少出宫(随着季节变化他会搬迁至不同的宫殿),偶尔出宫时,他的父亲也会保证路上都是年轻健康、欢欣鼓舞的人群。直到他22岁那年,意外发生了,首先,他遇了一位老者,然后遇到个病危之人,最后又目睹了一具尸体。这一切告诫乔达摩,世上必然存在衰老、疾病和死亡。他的感悟演变为他人生信条中最重要的一条——人的存在必然是充满磨难的。

不久,乔达摩见一削发之人,身着黄袍,漫步前行,平静安详。养达摩作出“大弃绝”的决定,放弃了王子奢侈安逸的生活,希望通过苦行修身、得到精神上的更大的满足。乔达摩最后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随后在夜色中潜出宫外,开始了苦行的生活。

乔达摩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证悟,拜访了两位圣人。但后来当他的能力超过了两位导师时,他拒绝收那两位圣人为徒。在五位苦行者的陪同下,他返回优娄频螺聚落。在那里,他花了六年时间潜心追求证悟的终极目标——一切苦难的终结。他坚持斋戒,清心寡欲,但最终未能如愿。他的手臂“像干枯的藤蔓”,“下身像水牛的蹄子”,此时乔达摩悟得另一条重要的人生信条——通往证悟的路在于适度,即“中庸之道”。这一结论使他的苦行同伴对他深为厌恶,纷纷弃他而去。乔达摩已35岁孤身一人,他盘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最终如愿证悟。随着夜色渐沉,他与恶魔斗争,最终取胜,他看到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看到了整个世界的过去和将来,他的灵魂得以净化,成为佛陀:“我的心释然……黑夜已被驱散,光芒升起。”

佛陀于菩提树下参悟

释迦牟尼旋即找到那五位苦行者,将之收为徒弟,用尽毕生心血传授他们证悟之道。他传道给信徒,让他们使其他人皈依,他门下的僧侣(释迦牟尼对门徒的称谓)逐渐壮大起来。在心切的信徒的要求下,释迦牟尼建立了僧侣的一套等级制度。释迦牟尼作为一位人生导师是无与伦比的,他清楚每位弟子的能力。临死前,他问弟子们是否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他解答,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那些曾反对他的人最后都皈依了。即使当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削发为僧时,释迦牟尼的反对者们曾纷纷指责他有迷惑他人的魔力。

释迦牟尼80岁时,他说自己时日不多。不久后,他在吃了一个没有经验的门徒准备的猪肉后就去世了。他最亲近的门徒阿难陀苦苦哀求他确立一位继承者,但释迦牟尼并没有这样做。释迦牟尼坚信,他的教义应被视作一系列礼教原则,所有人都应遵守。释迦牟尼坐在置于花园中两树之间的卧榻上——这也将是他的临终之所,教导他的弟子们,要让真理,即达摩(自然法则),在他死后成为他们的禅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