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放风筝是我们现在的一项娱乐活动。

当你闲暇时仰望天空,是不是经常能看见飞舞的风筝?

它们随风摇曳,在高空中彰显着精致的工艺。

图 | 潍坊风筝节 | 来源于央视网

但是,你有了解过风筝的起源吗?

风筝在古代可不只是娱乐项目那么简单。

01 最早的风筝

目前对于风筝的起源,尚无定论。

但在《南史·侯景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贼之始至,城中才得固守,平荡之事,期望援军。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群贼骇之,谓是厌胜之术,又射下之。”

梁简文帝及其官员被围困在内城台城时,他们将求援的书信放在风筝上,以此向外传递消息。

这是风筝第一次因实用性出现在史料记载中。

图 | “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 | 来源于央视网

关于用风筝报信,在《芝田录》和《事物纪原》中也记录了这件事。

这些史料证实,风筝当时在我国南部地区已经广泛存在,并应用于军事和政治中。

在《墨子》《韩非子》中有一种名为“木鸢”的飞行器。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一只竹木做成的鹊,在空中飞了三天。

韩非子记述这段历史,说墨子为做这个木鸢花了三年的时间。

由“鹊”一词,可以看出,古人大概是受了鸟类的启发。

木鸢张开双翼借风而行,虽与风筝的飞行原理略有不同,但这是古人关于飞行器的探索。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在商周时代对风能就有了一定认识和利用。

汉代时期,古人通过风能提高航速。

古人对风能的探索虽然漫长,但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对自然认知的提升,对风能的探索逐渐衍生出了风筝,并应用于军事、政治、科技等多个方面。

02 风筝的演变

经过时代更迭,到了唐代,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渐精彩,有了更多娱乐形式。

风筝也逐渐增添了娱乐目的。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因“风筝”的普及与娱乐性,其也开始出现在唐朝诗词歌赋中。

当时的风筝工艺也玲珑精巧,“夜景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可以被放得很高,甚至只有飞鸟才能追踪探啄。

从《全唐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风筝制作与绘制已经非常精致熟练了。

“相彼鸢矣,亦飞戾天,问何能尔,风之力焉。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不童,徵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纤蔑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殷然而髡彼羽翼,邈然而引夫圆吭。膺系纤缕,趾续长绳。俯剧骖之七达,挂高台之九层。 ”

图 | 磨鹰风筝 | 来源于节目《匠人·匠心》

风筝在他们的手中反转飞腾,放远拉近。

“翻兮度,将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

由此可见,风筝不仅成为了一项娱乐活动,大家还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因为风筝的娱乐性增强、放飞技艺精湛,风筝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并且普及到了北部地区。

03 风筝的工艺

现在,放风筝已经成为人们的娱乐活动之一。

甚至很多地方还将唐朝就有了的风筝节沿袭了下来,以此展示不同题材样式的风筝,寄托美好祝愿。

很多地区也仍然传承着制作风筝的手艺。

磨鹰风筝的制作中,羽毛栩栩如生,非常考验匠人的画功。

长串风筝体型巨大,需要使用大量的竹木等材质。

我国十分热衷于放风筝的活动。

不只是这项活动,民间也很爱制作风筝。

西安一位八旬老人甚至还用900根竹条制作出了“兵马俑战车”风筝。

结语

陈堤七里游春路,

尽放风筝插杏花。

风筝在我国流传了千年,而今精湛的技艺以及风筝文化仍在传承。

这不仅是先民对风能的探索、对飞行的渴望的延续,也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对平安喜乐的追求与向往。

纸鸢随风而直上,

燕尾轻飏正逍遥。

(编审:张筱曼 责编:邓莫南 策划:彭 锋 编辑:刘梦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