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水有什么作用(七夕水科学根据)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
有人从科学角度分析:农历七月七日一般是新历的八月中旬,这个时段的太阳特别猛,紫外线比较强,对水中的细菌杀灭得比较彻底。
水源方面的解释:七月七取水都是取比较干净的溪水或者井水,这些水中微生物很少,平时就可以直接喝。由于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少,干净泉水在密封的情况下,保存的时间会比较久。

导读:“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七夕的水有何用处?孟秋另指八月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又称乞巧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这样一句诗来形容牛郎织女最合适不过。在古时候的夜间,万籁寂静,人们抬头望着漫天的繁星,生出一种朦胧神秘之感,并由此诞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每逢七夕,有情人便会游园相会,欢度这佳节。但是在民间,这七夕可不止关乎郎情妾意,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关联,也因此诞生了许多风俗,例如就曾有这样一句俗语“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这七夕的水究竟有何作用?孟秋又指的是什么呢?很多人都知之甚微,其实这暗含古人的智慧。

七夕的水,仙女传说

相信大家在不少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曾了解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这佳话最早来来源于南北朝时期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传说在天河的东边住着天帝的女儿织女,她日日在织布机上劳作,与河西的牵牛郎相爱,后来天帝大怒,两人不顾世俗的压力,最终感动了上苍,于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

而在民间各个流传的故事版本中,都认定牛郎在河边与织女相会,所以这经过仙女使用过的水,自会带有仙气,乃是人间的仙水。其次在民间的哲思中,认为“七”与万物的轮回有着重要的关联,在《易经》中曾有言“逢七必变”,而七夕又是农历的七月七日,在古人看来更是十分重要的。

于是古人便会在这一天收集雨露之水,或者来到溪流与池塘中,将清澈的水挑回家中,用来沐浴。至今这样的习俗代代流传,在南方的江浙一带,很多地区依旧保持七夕节洗头的风俗。在千年前,华夏就孕育了独特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这些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百姓的心中形象深刻,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崇拜现象,而这七夕的水也便是如此。

孟秋之月,中元时节

很多人初读这句俗语,无法理解“孟秋”所指,其实这是古人特殊的纪年方法。在这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而古人又进一步将每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单独命名,分别是“孟仲季”,例如在夏季,第一月为孟夏,第二月为仲夏,第三个月则为季夏。所以这孟秋也就是秋天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那这样的月份又与鬼神有何关联呢?

其实在农历的七月,不止有浓情蜜意的七夕佳节,在这之后的农历七月十五,还有被称为“鬼节”的中元节。这七月半的中元节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和农事的丰收祭拜,为了祈求先人的保佑,农业的生产能够风调雨顺,民间便兴起了祭拜仪式。在此期间,为了不让小孩外出捣乱,便逐渐流传有鬼神之说。

所以在这孟秋之月,百姓们为了避免沾染邪气,便在七夕这一天提前用仙女的水来沐浴,来祈求生活的安康,这也便是“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的俗语来源。

七夕习俗知多少

七夕节,现如今普遍被人们认定为情人节,但是在古代可不是如此,有多种风俗可以使老少一家人共度此佳节。首先,对于成婚的妻子而言,这七夕乃是乞巧节。妇女们在家中摆上糕点,来祈求织女赐予她们高超的纺织技艺。在古时候,从养蚕栽棉到纺纱织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而女子的“女红”技艺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也象征着女子的品行能力。

其次,很多学士还会在七夕节拜“魁星”,因为相传魁星的诞生日是农历的七月七日,而这位上古的神话人物主宰文运,所以苦读的学子便寄希望能够皇榜高中。

小结

“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乃是民间所流传的关于七夕节的俗语,很多人初读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这是因为此句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却涉及上古神话与古代习俗,乃是古人敬重自然与先祖的一种体现。

时至今日,这俗语中的风俗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是由此牵扯的传统文化,我们却可以加以领悟。在历史长河中,华夏的文化乃是一脉相承的瑰宝,后人定不要忘却才好。

相关推荐